上一篇
已经没有了
一些常见气体及有毒有害气体的介绍和特性
1.氮气(N2)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78%。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在工业上,氮气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于食品包装中的充气,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化工生产中,它可作为保护气体,用于防止一些易氧化的物质与氧气接触。
2.氧气(O2)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支持燃烧和呼吸作用。氧气含量低于19.5%VOL缺氧,高于23.5%VOL是醉氧状态,所以常规氧气检测仪一般低报设置19.5%VOL,高报23.5%VOL
在医疗领域,氧气用于急救、治疗缺氧性疾病等;在工业上,氧气用于钢铁冶炼,通过与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再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矿石;在航天领域,液氧是火箭发动机的氧化剂,用于推动火箭飞行。
3.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 0.04%。二氧化碳的来源很广泛,包括生物的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等。
在工业上,二氧化碳用于碳酸饮料的生产;在消防领域,二氧化碳灭火器利用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特点来灭火;在农业领域,二氧化碳可用于温室种植,增加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接触限值:
室内环境标准: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 1000ppm。
4.氩气(Ar)
氩气在空气中的含量约为 0.934%。它是一种惰性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在焊接领域,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用于防止焊接过程中金属被氧化,如在不锈钢焊接和铝合金焊接中广泛应用;在照明领域,氩气用于填充灯泡,减少灯丝的蒸发,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5.氦气(He)
氦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它是所有气体中最难液化的。氦气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在航空航天领域,氦气用于给飞艇和气球充气,因为它的密度比空气小且安全;在潜水领域,氦气和氧气混合用于深海潜水,防止潜水员患上减压病;在电子工业中,氦气用于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冷却和保护。
6.氖气(Ne)
氖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氖气在放电时会发出明亮的橙红色光,基于这个特性,它主要用于霓虹灯的制造,使霓虹灯呈现出各种颜色;在激光技术领域,氖气也可作为填充气体,用于制造某些类型的激光器。
7.氪气(Kr)
氪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在放电时能发出白色光,常用于制造高亮度的照明设备,如闪光灯;在电子工业中,氪气也用于某些特殊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和电子器件的制造,作为保护气体。
8.氙气(Xe)
氙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它在放电时能发出强烈的蓝白色光。在照明领域,氙气灯具有高亮度、高色温的特点,常用于汽车大灯、舞台灯光等;在医疗领域,氙气具有麻醉作用,可作为一种麻醉气体使用。
9.甲烷(CH4)
甲烷是最简单的碳氢化合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一般可燃气体的常规量程设置0-100%LEL。
在能源领域,甲烷作为清洁能源,用于发电、供热等;在化工生产中,甲烷可作为原料生产甲醇、乙炔等化工产品。甲烷的主要来源是天然气开采,还有部分来自于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其中也含有大量甲烷。
10.乙烷(C2H6)
乙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可燃气体,在石油化工行业较为常见。它主要存在于天然气和石油裂解气中。乙烷可用于生产乙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造塑料(如聚乙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众多化工产品。
11.丙烷(C3H8)
丙烷是常用的燃料气体,它是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之一。丙烷在常温常压下是气态,但在适当的压力下可以液化,便于储存和运输。它主要用于家庭烹饪、取暖,以及工业中的切割和焊接等,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较高。
12.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氮氧化物)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们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火力发电等高温燃烧过程。
氮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会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在化工生产中,一氧化氮也可作为原料用于生产硝酸等化工产品。
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的燃烧及化工、电镀等生产过程,其中二氧化氮对呼吸器官有强烈刺激,能引起急性哮喘病,还可能是肺气肿和肺瘤的病因之一。
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第 2 号修改单自 2025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其中规定一氧化氮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 15mg/m³,二氧化氮的 PC-TWA 为 5mg/m³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 10mg/m³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氧化氮的年平均浓度限值为 40 微克每立方米,24 小时平均限值为 80微克每立方米,换算后约为 0.017ppm、0.035ppm
工业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规定,1997 年 1 月 1 日以后设立的企业,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为 240mg/m³ ,之前设立的为 420mg/m³。铝冶炼企业中,再生铝工业企业烟气排放执行《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2015)要求,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为 200mg/m³,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标准。
13.一氧化碳(CO)
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它主要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如汽车尾气、煤炭不完全燃烧等。一氧化碳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导致人体组织缺氧,引起中毒。
在工业上,一氧化碳可用于金属的冶炼,如在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将铁矿石中的铁还原出来。
不同浓度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
轻度不适 :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 50 - 100ppm 时,人体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头痛和头晕症状。健康成年人在这样的浓度环境下,短时间(如 1 - 2 小时)可能会感觉到不适,但一般还能忍受。所以一氧化碳常规量程0-100PPM。
明显不适:当浓度达到 200 - 300ppm 时,人体会有比较明显的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在这种环境下,人们会感到很不舒服,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比如 2 - 3 小时),症状会逐渐加重。
严重中毒: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 800 - 1200ppm 时,人体会出现昏迷、抽搐等严重中毒症状。如果不及时脱离这种环境,会有生命危险。一般情况下,在这样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中,人很难长时间忍受,短时间(如 30 分钟 - 1 小时)就可能会失去意识。
危及生命:当浓度超过 3200ppm 时,人在短时间(如几分钟)内就会出现呼吸抑制、心跳停止等情况,会迅速危及生命,人体几乎无法承受这样高浓度的一氧化碳环境。
14.氨气(NH3)
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氮肥,如尿素、硝酸铵等;在制冷领域,氨气曾是一种常用的制冷剂,不过由于其毒性和可燃性,现在使用受到一定限制;在纺织工业中,氨气用于制造人造纤维等。
接触限值:
15.二氧化硫(SO2)
无色、有硫酸味的强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主要来自含硫矿物燃料的燃烧产物,以及金属矿物的焙烧、毛和丝的漂白、化学纸浆和制酸等生产过程,会刺激呼吸道,引发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还会形成酸雨,危害生态环境
接触限值:
MAC(最高容许浓度):15mg/m³ ,换算后约为 5.3ppm,
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mg/m³ ,换算后约为 1.8ppm,
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³ ,换算后约为 3.5ppm。
16.硫化氢(H2S)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它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化工生产中的硫化物分解等。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气体,它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在工业上,硫化氢可用于生产硫酸等化工产品。
接触限值:我国的规定:MAC(最高容许浓度):10mg/m³ ,换算后约为 6.5ppm,阈限值:15mg/m³(10ppm),安全临界浓度:30mg/m³(20ppm),危险临界浓度:150mg/m³(100ppm)
17.磷化氢(PH3)
它是一种剧毒气体,吸入磷化氢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脏等造成损害。高浓度的磷化氢可在短时间内致人死亡,即使是低浓度长期接触也会引起慢性中毒,如头晕、恶心、乏力等症状。
主要来自于磷化铝等磷化金属的水解反应。在粮食储存过程中,为了防止粮食生虫,会使用磷化铝作为熏蒸剂。磷化铝与空气中的水汽反应生成磷化氢。此外,在一些含有磷的工业废渣处理不当的情况下,也可能产生磷化氢。
接触限值:我国规定的磷化氢最高容许浓度(MAC)为0.3mg/m3,换算后约为0.22ppm
18.砷化氢(AsH3)
是一种强烈的溶血性毒物。它进入人体后会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红细胞破裂,引起急性溶血反应。中毒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腰痛、血红蛋白尿等,严重时可导致肾衰竭甚至死亡。
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特别是含砷矿石的冶炼,当矿石中的砷与氢气反应时,可能会生成砷化氢。例如,在铅、锌等金属的冶炼过程中,如果矿石中含有砷杂质,在高温、还原的环境下就有可能产生砷化氢。此外,一些电子工业中使用砷化镓等化合物,在加工过程中也可能会有少量砷化氢产生。
接触限值: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砷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MAC)为 0.03mg/m³,换算后约为 0.08ppm
19.六氟化硫(SF6)
是无色、无味、无毒、不易燃的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热稳定性高。绝缘性能极佳,灭弧能力是空气的 100 倍左右。
六氟化硫接触限值:在工作场所,六氟化硫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 - TWA)为 6000mg/m³。按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换算,在标准状况下(0℃,101.325kPa),1mg/m³ 约等于 0.133ppm,那么 6000mg/m³ 约等于 798ppm。这意味着在正常工作环境下,长期接触的浓度应控制在这个限度以下,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
其应用场景主要在电力行业,被广泛用于电气设备,如高压开关、变压器、互感器等作为绝缘和灭弧介质,能有效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还用于金属冶炼等行业的电子级纯硅的生产过程,起到保护作用。
20.臭氧(O3)
具有强氧化性,对人体的呼吸道、眼睛等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臭氧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长期接触还可能导致肺部功能下降和呼吸道疾病的增加。它还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如损害植物的叶片组织,影响光合作用。
在大气环境中,臭氧主要是由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在阳光照射下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的。
在城市交通繁忙区域和工业密集区,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相互作用,容易形成臭氧污染。此外,一些电器设备,如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产生少量臭氧。
21.甲醛(CH2O)
也叫蚁醛,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家具制造、化妆品等,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癌症。
甲醛接触限值
室内环境:根据中国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室内甲醛的浓度限值为 0.1mg/m³,换算后约为 0.08ppm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的要求,房屋装修后强通风后封闭1小时,甲醛释放数值每立方米小于或等于 0.1mg 则属于标准范围,即约 0.07ppm
工作场所: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CGIH)规定的甲醛阈限值为 2ppm,这是指在该浓度下,几乎所有工人日复一日反复暴露都不致受到不良影响.
对敏感人群的建议:孕妇和小孩等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室内甲醛浓度标准应在 0.06mg/m³ 以下,即约 0.05ppm
22.苯(C6H6)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芳香气味,易挥发为有毒气体。多来自石油化工、溶剂、塑料生产等,长期接触会影响骨髓,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增加白血病风险。
接触限值:根据 2022 年 11 月 8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 GBZ 2.1—201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因素》第 1 号修改单,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 3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 6mg/m³ 。换算后 PC-TWA 约为 0.95ppm,PC-STEL 约为 1.9ppm
23.光气(COCL2)
无色气体,有烂干草或烂苹果味。在光气生产、氯代烃高温燃烧、光气有机合成及制造染料、农药、医药等生产中可接触到,主要引起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化学性炎症、肺水肿、窒息等。
接触限值: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光气的最高容许浓度(MAC)为 0.5mg/m³,换算后约为 0.29ppm
24.氰化氢(HCN)
一种剧毒气体,有苦杏仁味。常用于化工生产、金属提炼、塑料制造等,会抑制细胞呼吸,导致头痛、呼吸衰竭,严重时可致死。
接触限值:最高容许浓度为 0.3mg/m³,换算后约为 0.11ppm;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限值为 5ppm,短时暴露限值为 10ppm
25.硅烷(SiH4)
硅烷是一种有毒、易燃的气体。它在空气中能自燃,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硅和水。硅烷对人体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硅烷会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水肿和化学性肺炎。
在光伏产业中,硅烷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它主要用于半导体和光伏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例如多晶硅薄膜的制备。在这个过程中,硅烷在高温和特定的反应条件下分解,沉积在基底材料上形成硅薄膜。
26.磷烷(PH3)
磷烷是一种剧毒气体,有类似于大蒜的气味。它主要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吸入磷烷后,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症状。高浓度的磷烷会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如肺水肿、抽搐甚至死亡。
在光伏电池制造中,磷烷用于掺杂工艺,特别是在 N - 型半导体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它与硅等半导体材料发生反应,将磷原子引入材料的晶格结构中,以改变材料的电学性质。
接触限值:
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在中国,磷烷(磷化氢)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 - TWA)为 0.3mg/m³。按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进行换算(在标准状况下,1mg/m³ 约等于 0.73ppm),约为 0.22ppm。这意味着在正常工作环境下,长期接触磷烷的浓度平均下来应控制在这个限度以下,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
短期接触限制:、磷烷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 - STEL)为 0.6mg/m³,约合 0.44ppm。这表示在短时间(15 分钟)内,人体可承受的磷烷浓度一般不超过这个数值。当超过这个浓度时,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对于磷烷而言,其 IDLH 值为 200ppm。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浓度界限,当环境中的磷烷浓度达到或超过这个值时,会对生命和健康造成直接的、严重的威胁,接触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如使用自给式正压呼吸器等进行逃生。
27.氯气(CL2)
氯气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它对人体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严重的刺激作用。吸入氯气后,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眼睛刺痛等症状。高浓度的氯气吸入会导致肺水肿和呼吸衰竭。
在光伏产业的一些清洗和蚀刻工艺中可能会用到氯气。例如,在对硅片等材料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或者在蚀刻工艺中用于选择性地去除某些材料层时,氯气作为一种强氧化剂被使用。
接触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中规定,氯气的最高容许浓度(MAC)为 1mg/m³,换算下来越0.315PPM
28.氯化氢(HCL)
氯化氢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酸性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眼睛等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氯化氢会引起咳嗽、喉咙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
在光伏电池制造的蚀刻工艺中,使用盐酸等含氯的化学试剂进行蚀刻反应后,会产生氯化氢气体。例如,在硅片蚀刻过程中,当使用盐酸与其他物质反应来去除硅片表面的特定材料层时,反应的副产物之一就是氯化氢。
接触限值:《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中规定氯化氢的最高容许浓度(MAC)为 7.5mg/m³ ,换算后约为 4.5ppm
29.氟化氢(HF)
氟化氢是一种剧毒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它能与人体内的钙、镁等元素结合,导致血钙降低等生理异常。吸入高浓度氟化氢会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皮肤接触会导致严重的灼伤。
在光伏行业的硅片清洗和蚀刻过程中,氢氟酸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试剂。它用于去除硅片表面的二氧化硅层等杂质。在使用过程中,氢氟酸会挥发产生有毒的氟化氢气体。
接触限值: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氟化氢(按 F 计)的最高容许浓度(MAC)为 2mg/m³,换算后约为 1.19ppm
30.二硫化碳(CS2)
二硫化碳是一种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毒物。长期接触低浓度二硫化碳会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高浓度吸入可导致急性中毒,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意识丧失和呼吸衰竭。
主要来自于化工生产,如在粘胶纤维制造过程中,二硫化碳用于溶解纤维素。此外,它也用于制造四氯化碳、橡胶硫化促进剂等。在这些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泄漏或者生产操作不规范,二硫化碳会散发到空气中。
职业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 5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是 10mg/m³ ,换算成 ppm 的话,在标准状况下,1ppm 约等于 4.1mg/m³ ,由此可大致算出 PC-TWA 约为 1.22ppm,PC-STEL 约为 2.44ppm
31.氯乙烯(C2H3CL)
是一种致癌物质,长期接触会增加患肝癌等癌症的风险。它还会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脏等产生损害,引起头晕、嗜睡、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它是生产聚氯乙烯(PVC)塑料的重要单体。在化工生产中,通过乙炔和氯化氢的加成反应来合成氯乙烯。在 PVC 生产工厂中,如果生产设备密封不好或者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出现泄漏,氯乙烯就会释放到空气中。
职业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 10mg/m³, 换算成 ppm 的话,在标准状况下,1ppm 约等于 4.1mg/m³ ,由此可大致算出 PC-TWA 约为 2.44ppm
32.二氧化氯(CLO2)
是一种强氧化剂,对人体的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等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会引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肺水肿。它的毒性比氯气稍低,但仍需要谨慎使用。
主要用于水处理、纸浆漂白等工业过程。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二氧化氯作为一种消毒剂被使用,它可以有效地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在造纸工业中,用于漂白木浆等。如果在这些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如设备泄漏或者储存容器破损,二氧化氯就会泄漏到空气中。
接触限值:我国二氧化氯的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 0.3mg/m³,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是 0.8mg/m³ ,换算成 ppm 的话,在标准状况下,1ppm 约等于 4.1mg/m³ ,由此可大致算出 PC-TWA 约为 0.073ppm,PC-STEL 约为 0.195ppm
33.硒化氢(H2Se)
是一种剧毒气体,毒性比硫化氢更强。它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的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尤其是对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在一些金属硒化物的处理过程中,如硒化镉、硒化锌等化合物在酸性环境下可能会产生硒化氢。在电子工业中,硒用于制造光电池、整流器等元件,在这些硒相关材料的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硒化氢。
接触限值:我国规定硒化氢的时间加权平均接触限值为0.15mg/m3,换算成 ppm 约为0.036ppm;短时间接触限值为0.3mg/m3,换算后约为0.073ppm
34.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义为在常温下,沸点范围在 50 - 260℃之间的各种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具有挥发性,能够在常温常压下以气态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在化工行业,许多有机溶剂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会挥发产生 VOC气体。例如,在油漆和涂料的生产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这些溶剂在涂料的调配、储存和施工过程中会挥发到空气中。在印刷行业,油墨中含有的有机溶剂也是 VOC 的重要来源,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干燥会使这些有机溶剂挥发。
石油化工企业的炼油装置、石化产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 VOC。如在原油炼制过程中,轻质烃类的挥发以及各种化工产品(如塑料、橡胶等)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和中间产品的挥发都会释放 VOC。
电子工业中的清洗工序,使用的有机溶剂(如三氯乙烯、异丙醇等)在清洗电路板等设备后,溶剂挥发形成 VOC。
室内装修是生活中 VOC 的重要来源之一。建筑材料如人造板材(使用脲醛树脂胶粘剂,会释放甲醛)、保温材料、壁纸等,家具中的油漆、涂料、胶粘剂等都会释放各种 VOC。例如,新装修的房屋中,甲醛会从板材和家具的表面持续释放,可能长达数年。
日常生活用品也会释放 VOC。如清洁用品(含挥发性的有机溶剂)、化妆品(部分乳液、香水等含有乙醇等易挥发成分)、汽车内饰材料(如座椅、仪表盘塑料件等会释放苯、甲醛等)等在使用过程中都会释放 VOC。
汽车尾气中也含有多种 VOC 成分,如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来源于汽车燃油的不完全燃烧和燃油系统的蒸发排放。
接触限值:
室内环境:《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规定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限值为 0.6mg/m3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20):
Ⅰ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住宅、医院、老年建筑、幼儿园、学校教室等,TVOC 的浓度限值为 0.45mg/m3
Ⅱ类民用建筑工程:包括办公室、商店、旅馆、文化娱乐场所、图书馆、体育场、展览馆、体育馆、公共交通等候室、餐厅、理发店等,其 TVOC 的浓度限值为 0.5mg/m³ 。
大气环境:一般地区:VOC 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 0.3mg/m³,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 0.2mg/m³;重点地区:VOC 的日平均浓度限值为 0.2mg/m³,小时平均浓度限值为 0.1mg/m³
工业生产环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对苯、甲苯、二甲苯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以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等都做了明确规定。例如,苯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17mg/m³(现有污染源)和 12mg/m³(新污染源);甲苯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60mg/m³(现有污染源)和 40mg/m³(新污染源)等。
总之,这些气体有毒有害气体在工业、交通、生活等领域中广泛存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了解这些气体的特性和危害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气体检测的相关设备,特殊工作环境会用到预处理设备。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上一篇
已经没有了